交通 > 当下时代,如何去解读《弟子规》?

当下时代,如何去解读《弟子规》?

当下时代,如何去解读《弟子规》?

1052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5-23 23:15:24
共有5条回答
南阳诸葛亮
回答于 2019-10-20 20:03:50

近些年,我国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但热闹的背后,对于学习《弟子规》的意义的认识仍存在极大偏颇。本文拟就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做一简单探讨。一、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对于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这一点,可以说,即使没有学过《弟子规》,甚至不熟悉《弟子规》的人都会有这种共识。《弟子规》的核心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里面教导我们要“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学习和落实《弟子规》,那么他的家庭自然首先会变得和睦、温馨、和谐;这个家庭的人慢慢会影响到他们周围的人,使得他们周围的人知道礼义廉耻,懂得温良恭俭让,进一步影响更多的人。当社会多数人按《弟子规》的要求行事时,自然会实现社会和谐。二、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身心和谐人由于追求和贪图物质享受,仅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必然使得绝大多数人心灵备受煎熬,身心自然不和谐。


华作咨询策划
回答于 2019-10-20 18:18:07

认真通读《弟子规》大家就会明白,其实《弟子规》一直在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两个字:听话!比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从小孩子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孩子听长官的话。说到这儿,有人曾经非常惊讶的问我,教孩子听话不对吗?难道你不想你的孩子听话?我说,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明你中毒太深!

听话意味着自己不用思考,什么事情都由别人来做主。事实上作为一个人,我们两个肩膀之上的器官不仅用来吃饭,更重要的是用来思考!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从别人的安排,怎么可能培养出他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呢?要知道他的人生之路,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来走,做父母的不可能事事包办直到孩子老死为止!尤其重要的是,听话,意味着思考和决定都是由别人做出的,自己只是听从而已,所以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是绝对不会有责任感的。

从当代的教育出发,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再是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是简简单单的分数,成绩。当我们对成绩过分重视时,我们总会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拿考试来说,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不要作弊,但是,不要作弊的目的不再是让我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而是为了防止被捉到。两种目的的区别失之千里,于是就广为流传了一句,你可以作弊,但是不要被发现。结果,我们把我们的创造力放在了发明更多高科技去作弊,并以没被发现为荣。而从成绩的结果来看,我们收获的远大于我们失去的,只是它不用考试,轻易发现不了。

但是,关注考试成绩有错吗,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当高考这座也许是唯一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出现时,我们只能竭尽全力为之拼搏。社会之复杂远不是一句好坏能够评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险境中找一条出路。而其中的一个方式,我觉得,便是学习弟子规。

三味小楷
回答于 2019-10-21 16:43:58

《弟子规》,是古代的启蒙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列成为教育子弟的必读之书。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批驳当下兴起的“国学热潮”,说居然让孩子们读《弟子规》,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并且给《弟子规》贴上了“伪国学”的标签。这是令人很难理解的一件事。

《弟子规》真的是某些人眼中的“伪国学”,以至于流毒无穷?我们且看《弟子规》的总纲: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一句出自《论语·学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句的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弟子规》总纲只是将夫子的话稍加变动,然后变成了行动指南,用以教导子弟。在这里,我看不出有何流毒所在,也不知道,某人所谓的国学又究竟是怎样一个境界。

一、孝悌

孝,即是孝敬父母,悌,即是敬爱兄长,引申为顺从长上。孝悌,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哪里是什么“伪国学”?

“孝悌”是我们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因为一个家庭是一个人的根本,也是幸福的根源。如果家庭不和睦,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会感到幸福吗?所以,孔子很重视家庭关系,曾经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曾国藩一直很重视孝悌之道,在其家书中更是谆谆戒导兄弟、子侄辈,如:“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便谓我是孝子贤孙,殊不知此非贤肖也。如以此为贤肖,则李林甫、卢怀慎辈,何尝不位极人臣,赫奕一时,讵得谓之贤肖哉?予自问学浅识薄,谬膺高位,然所刻刻留心者,此时虽在宦海之中,却时作上岸之计。要令罢官家居之日,己身可以淡泊,妻子可以服劳,可以对祖父兄弟,可以对宗族乡党,如是而已。诸弟见我之立心制行与我所言有不符处,望时时切实箴规。至要至要。”(《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弟子规》中更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细则,难道不应该倡导兄弟和睦,家庭和睦?把一个家弄得鸡飞狗跳,就是某人眼中所谓的国学?

不可否认,弟子规中有一些过时的东西,如“晨昏定省”,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照搬照抄呢?如果你天天按照古人的做法晨昏定省,那也没有必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行为规范,我们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要照搬照抄上面的行为准则,而是结合当今时代,建立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准则。只要不离孝悌的宗旨,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去做去为,没有必要胶柱鼓瑟。

二、谨信

《周易·坤卦》说:“括囊,无咎,无誉。”意思是说,像紧紧扎住口袋那样缄口不言,没有灾害也没有荣誉。

《周易·履卦》也有:“履虎尾,不咥人,亨。”踩老虎尾巴,老虎却不咬人,这是怎样的一种谨慎呢?

在老子《道德经》中有“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论语》中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同样在强调谨慎。

一个人,谨慎从事,那么,过错就会少很多,一个国家,谨慎从事,那么麻烦也会少很多。初入职场,如果事事谨慎,不会被领导抓住把柄,与人交往,谨言慎行,那么,不会破坏与人的关系。试问,一个人谨慎有错吗?

我们再看看弟子规: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些都是关于谨慎的细则,同样我也看不出有什么流毒所在。

我们再看看信,诚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一个国家,如果政府没有信用,政策法令就难以推行。一个单位,如果领导不讲信用,就难以服众。一个人,如果缺乏信用,那么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必然交恶。

就拿现在的电商来说,如果失信于顾客,店还能开下去吗?还有,如果贷款购房,或者买车,不是要查征信?我不明白,给孩子们讲诚信错在哪儿?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我们再看看弟子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些都是讲诚信的,可以说,能够成为座右铭,陪伴我们终生。

达山之石
回答于 2019-10-20 23:48:42

《弟子规》朗朗上口,多多背诵一些传统文化的字句,有利无害!现代人过于轻浮,需要一些古典文化的沉淀,今天不知道含义,终究有一天会理解,不背诵不接触永远不会知晓!古文大多教人从善,克己复礼,尊师重道,应大大提倡和发扬!

丹青绘锦绣
回答于 2019-10-20 19:00:11

弟子规虽是教育孩子的法宝,但是也要学会取舍,要适应时代的脚步,学会与时俱进学习《弟子规》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