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制作榆皮面还是很复杂的,但制作出高质量的榆皮面可以制作许多美食,我曾经制作过,你可以参考一下。
榆树皮非常粗糙,如果不处理就制作,肯定不好吃,味道不好,口感更差,所以要仔细处理。
第一步,剥下新鲜榆树皮,这里面有老树和新树之说。如果新树,或者比较嫩的榆树枝条,可以剥下来,如果是老树,需要剥下树皮单独放置处理。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破坏正在生长的树木。如果有剪枝或者砍伐的树木才可以。
第二步是分类处理,对于比较嫩的树皮,进行清水冲洗,去除虫蛀皮和病患皮,然后切成小段,放太阳下晒干备用。对于老树皮,要将外面已经开裂的老皮刮去,剩下韧皮部,然后清洗干净切小段晾晒。
第三步是将晾干的树皮进行粉碎磨面,由于树皮比较韧性,最好多磨一次,面尽量的磨细一点,这样口感最好。磨好后,用袋子封闭储存,防止受潮生虫。
第四步是食用,将玉米面,红薯面,高粱面等想食用的面粉,掺入一定比例的榆皮面,制作成窝头或者面饼,也可以制作面条,口感滑嫩微甜,非常独特的美食。
这是我的制作过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从前农村榆树皮怎样制作成面?现在还有会制作的吗?
过去,榆树身上都是宝,春天的树钱是美食,荒年榆叶榆皮是代食品,榆木能打车辕,最后,剩下的榆树根皮,更是好东西,用它能制作成榆树皮面,榆树皮面比别处用途更大。
过去,榆树皮面有两用途,一种是制做燃香,就是佛前烧的香,这个用处很广泛,过去祭祀过烧的香,都是用榆树皮面做成的,不过,做燃香的榆树皮面原料不是很优质,一搬的榆树根皮都可以制做,因为它是用来点燃不是用来吃。
还有一种用途就是用来做食品的粘滑剂,因为榆树根皮又粘又滑。
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以红薯玉米高粱为主食,一年中除去年节,很少吃到白面,高粱玉米面粗糙长吃不好下咽,人们就想起粗粮细作,把高粱而赶成面条吃就顺口多了,可高粱面没劲很难成长条,人们就想起榆树皮面的粘滑,用它当粘滑剂就好吃了。
现在,都是大米白面吃腻了,人们又想起了这榆树皮面高粱面这老口味,它竞成了北方胜芳镇的一道美食。
过去,制作榆树皮面,是把好皮洗净晒干,剪成段,上锅炒脆,再上石磨,磨成面后过箩就成了很香的榆树皮面,因为它炒过。
现在,这么做太费工,就盖间只有门没有窗的房子,里外抹严,只留一个通粉碎机的管道,把门关紧封严,整屋不留一总缝隙,然后粉碎干净的树皮,细面入屋一天后再开门,榆树皮面就做成了。
春天吃榆钱,夏天吃榆树叶,很好吃很爱吃。榆树皮只吃过一次,当时,农村种地以农家肥为主,很少使用化肥,粮食产量较低,为提高产量,有几年种植杂交高粱。
杂交高粱比传统种植的高粱秸秆要矮一些,大约一人多高,秸秆水分较多含糖量较高,小孩子都当甜秫秸(我们这里有一种农作物,外形与高粱相似)吃。成熟时,结的高粱穂大籽粒也大,确实产量高,但普遍感觉不好吃。
有点跑题,接着说榆树皮,就是因为杂交高粱磨成的面粉,和面时粘性较差,无论是蒸馍还是蒸窝窝,都难以成型。又没有其他粘性好的面粉掺和,于是,就想到了榆树皮。将榆树皮扒下来,去掉外面的老皮后晒干,然后与高粱一起用粉碎机打成面粉,确实有了粘性。至于口感,因为与杂交高粱在一起,没有感觉出有何不适。曾咀嚼过鲜的榆树皮,黏糊糊的还有点甜味,估计晒干也不会变差。
没吃过榆树皮的人,是很难知道如何加工这种东西的。
要说吃榆树皮,并非全是饥饿所迫。当年的农村没有多少零食吃,遇到有放倒榆树的,取片黏里透甜的榆树内皮,放到嘴里一嚼,就当吃块高梁饴糖了。还有就是粗粮加工的面粉,制作食品比较松散,用榆树皮面做粘合剂,确实不错。
榆树粗裂的表皮是不能吃的。去掉表皮,将黄白色的柔软内皮切片晒干,用石碾反复碾成粉,再用孔隙较大的粗罗过成粉即可。有的网友说是用石磨磨成粉是不对的,因为黏韧的树皮切的再细碎,也从磨眼里下不去。
若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是50后,从小就常吃榆树皮,且是推磨推碾长大的。
1961年春天,我只是尝试性地吃过一小块,那时我十三岁,农村吃食堂。啥味道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了。听大人讲,把榆树的外面黑皮去掉,只要里面白色的韧皮部分,晒干,上碾子压碎,过罗取细面,掺到杂粮面粉里。在东北粮食不像关里那么紧张,只听说这一份做的。报纸上十年前报道在辽宁本溪,有取草甸子下的黑土,掺到杂粮面粉里蒸馒头,说吃着有股草猩味。
榆树皮制作榆面,看到就是赚到了,我相信很少有人知道了。我正好就是其中一个。
榆树皮制作榆面不是用的外表那层干干巴巴的皮,而是在土表以上或者浅层土表以下的根部扒下来的皮。
具体方法是在春天榆树发芽,到榆钱刚刚长出那一段时间就是四五月份。把浅层土表的土扒开,把榆树浅层根部的根挖出来剁掉,把皮扒下来,洗净晾干,磨粉,这个粉才是榆树面粉。
很多人都是把树干上那一层深褐色的硬皮拔下来,洗净磨成粉,对外叫做榆树面粉,有的甚至掺杂一些高粱面粉或者玉米面粉白面之类的,其实榆树面粉的产量很低,而且单独和面是做不出来面的,我们调的榆树面粉从朝鲜族冷面传入到汉族的。
一般为了多弄一点榆树面粉,我们通常是在摘榆钱的时候,地面刨几下,把根刨出来,批发下来带回家,明年这个地方又会长出新的嫩根,在农历四五月份的时候,榆树长出新的根的时候,根部上的皮做榆树面粉是甜丝丝的。
为什么说四五月份的时候而不是夏天秋天冬天呢,因为秋天茁壮成长,冬天积蓄力量,为第2年春天枝繁叶茂做准备,所以夏天秋天冬天的根会发苦,不适合做凉面,如果你想要一点点颜色的话,就是那种两面褐色的颜色可以加一点蕨根,完全不需要用那种苦涩的榆树的皮做。
把嫩的根挖下来之后回家剥皮,洗干净晾干。磨成粉,用袋子装起来挂到房梁上或者放进冰箱里。用的时候我一般是用一把榆树面粉,8把白面粉,一把高粱面粉按照1:8:1的比例活成面团。
压面或者擀面,一般我们家没有车床,我都是擀面,所以面和的稍微硬一点。行面很重要,但是没有要求手光面光盆光,一般来说我会稍微的活一下,然后醒面写完之后再揉面,会很光滑很有弹性,然后再醒面,醒完一会儿再去擀面条。说是擀面条,其实擀完之后薄薄的一大片,切的很细,然后做蒜汁捞面条吃。
有压床就更好办了,和完面之后水烧滚直接在压床上压面,煮开之后过凉水捞出来浇一点点香油,拌匀然后防止粘连。
面做好之后煮面点两次水,然后过凉水用香油拌匀之后放置调调料。
给大家介绍两种拌冷面的调料吧,一种是蒜汁的,一种是肉加芥末的。
先说蒜汁的,蒜汁、石香菜,捣碎拌匀,醋凉白开水,香油盐。黄瓜丝,苹果丝,半个熟鸡蛋。喜欢香菜的撒一点香菜做点缀,一碗凉面就做好了。
再说肉加芥末的肉丝炒一下放凉,然后碗里摆好黄瓜丝,苹果4撒上肉丝,用碗盛半碗,凉白开水倒上醋蒜汁,再放上黄酒,白胡椒粉,香油盐拌匀,口味适当,酸甜可口。摆盘装出,这是两种最常用的冷面。
谢谢邀请:我是60后,饥饿的年头也没经历过,虽然我小时候家里贫困,但是呢家里的口粮基本能保证年吃年用,象最困难的时期没有口粮吃,挖野菜、扒榆树皮还没经历过,但是听老人讲过一九六O年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为了还外债,又赶上自然灾害,全国人口粮食都不够吃,没有办法只好扒榆树皮吃,把老皮扒掉、要里里面的白色皮,扒回家晒干捣碎渗粮食的糠皮加工成细粉,做面糊喝,有的会做干粮来吃,但是那个年头过来的人基本上都有胃病,消化不好,胃酸多。
榆树根里面的嫩皮最好,剥下来晒干。晒干后用石碾压,然后用细箩筛,箩下面的细面就是榆皮面了,压饸饹面放些榆皮面吃着特光滑。压疙豆也放榆皮面。
制作程序:把榆树皮剥下来——去掉外层的老皮,就是龟裂的部分——剪成小块晒干——用石头碾子碾成细面——过罗。这细粉面就可以掺在没有粘性的面粉(过去是地瓜面)里制作食品了。
榆树皮面有点甜,无异味,是很好的面食添加剂。石碾加工的榆树皮面纤维比较长,效果好,现代的机器磨粉可能效果差些。
从前农村吃榆树皮那是饿的实在没办法了才吃的,我也是听母亲说过。
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先把榆树皮晒干,然后切成小块,用石磨磨成面,一般做榆树面馒头吃,里面要掺合一些高粱面,听母亲说这馒头粘牙,不好吃,我也只是听说,你可以试试怎么样,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