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当绝大多数就业人口都变成大学生,大学生只愿在办公室工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当绝大多数就业人口都变成大学生,大学生只愿在办公室工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045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5-28 12:05:07
共有5条回答
职场专业户
回答于 2020-09-28 23:14:28

当大多数人的学历是大学生的时候,做办公室的一般都是研究生了,大学生只能去一线干操作工了,市场是不停的变化的,资源配置市场会自己调节,当资源配置很不合理的时候,国家会出面调控的,你担心的有些多余了。而且具体多少大学生你得看以前,而不是当下,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容易忽视的问题。

这个问题题主就很明显:题主大学毕业后,经常一起玩的共事的圈子都是差不多大学的人,所以以为大学生特别多,你可以想想你的小学同学,大学生的比例是不是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到,因为我们周围的人都是跟我们差不多的人,所以才说要多跟富人,多跟有能力的人交往,这样就会越来越有能力。

所以就业问题,就看你怎么选择了,至于你担心的都是大学生的事,很多年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多年以后发生了,那就考研考博,不就解决了吗!

墨闲
回答于 2020-05-02 02:19:18

其实学生只愿在办公室工作,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可以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众所周知,日本的匠人精神一直被提倡,他们很多人匠人都是干一种职业一干几十年,我认为很大程度归功于从业匠人崇高的职业仪式感,荣誉感。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理想,现在以成为公务员,白领作为目标。以能不能在办公室工作,作为评价社会地位的标准。工作形式的不同,将导致社会地位不平等。我们一向认为解决问题要从源头抓起,改变现状的就业状况要从学生抓起,从娃娃抓起。

第一,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培养职业的认同感。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了解每一份工作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要正确对待技术性学校与学术性学校不要以单纯分数高低评判,要明白各种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但职业地位相同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未来职业取向,提前体验职业生活,为将来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当绝大多数大学生只愿在办公室工作,但不意味着在办公室工作就一定快乐。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到底要干什么,做哪行,只是从事着父母认为的,他人艳羡的工作,并不一定让自己快乐的职业。我们只有对一些职业有所了解,才会有话语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效率也才会提高,社会发展也会有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现在很多学生也成为网红作为一个目标,仅仅是赚的很多,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价值观。什么时候,我们不再以对社会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奋斗的目标,而都以钱来恒定人的价值了。

只有社会愿意公平的对待不同的职业,改变以钱为导向,提倡对社会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奋斗的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大学生走出办公室找工作,因为,他们会知道,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才能称之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荣誉感。

努力的小蚂蚁007
回答于 2020-05-01 09:24:59

你想多了,目前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比例不到整体人口的百分之五,本科生依然是佼佼者,要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解决的,国家,社会,企业,高校,特别是学生自身意识的转变等等因素

谈笑阁
回答于 2020-10-13 23:46:51

当你肚子饿到已经没办法生活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选择对自己最靠谱的就业方式。

之前网络上传着一个985毕业的硕士女生,因为30多岁就在家干全职主妇,后来家庭变故以后,40多岁没有了收入来源,985毕业的硕士也只能出去跑外卖。

所以你说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劳动力市场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坐在办公室上班,那么办公室的工资肯定就会降下来,蓝领的工资就会提上去,这就是市场自动的调节行为。我们看到欧美很多国家蓝领工人的学历也不高,但是收入确实是不错的,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解决就业的问题,不是看人们的意愿,解决就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二是创造就业机会。实际上投资也是一种创造就业机会。

比如一个地方本来是荒无人烟的,突然有人投资了1,000万在那里建设了一座工厂,那么就会招聘工人进来上班,但实际上创造了就业人口远超过这1000人,因为围绕着工厂还会形成一小圈的商业环境。这也就是投资的创造就业的拉动效应。

北京老付
回答于 2020-08-07 11:24:13

你的这个假设很有意思,但不必担心,因为市场自然会调节这个事。

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经济运行中,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利润率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投入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不断把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的转入,所产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原先利润宰低的部门,却发生相反的变化,利润率上升。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在竞争中趋干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这玩意有点绕口,用大白话说吧:

不同的行当,挣的钱不一样,如果大家都去做赚钱多的行当,有些行当会不会消失呢?

打个比方:

一个商场,原本卖啥的都有。但是商贩们发现,卖白酒挣钱多,一天能赚100块。卖酱油赚钱少,一天只能赚50块。于是商贩们都转行卖白酒,不卖酱油了。

如此一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你进了菜市场,货架上全是白酒,看不到酱油。人活着不能只喝酒不吃酱油啊。于是大家就到处寻找卖酱油的。买的人多了,价钱和成交量都上去了,卖酱油的每天能赚80块了。

而卖白酒的呢,因为太多了,供过于求,都“臭一条街了”,卖不动,压着资金,商贩们只好降价,于是乎每天也是赚80块。于是,市场恢复正常,卖白酒的与卖酱油的达到市场平衡。

人才市场也是一样的。

简单说,如果所有大学生都只想坐办公室,但是没有那么多坐办公室的工作啊,于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分钱收入也没有,没钱挣就没法活,于是一些大学生只好选择其他工作。

同时,一些岗位由于招不到人,只好提高待遇、改善劳动环境,于是坐办公室的人和其他岗位收入差不多了,甚至还不如其他工作。待遇差不多,工作环境差不多,坐办公室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于是人才供求就自然平衡了。

没必要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苦苦哀求那些只想坐办公室的大学生。市场的自然规律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现在很多现场工作的收入远高于坐办公室。我参观过一家炼钢厂,没想到现在有些炼钢工人是坐在干干净净的空调房间里,操作电脑进行炼钢。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