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秦始皇真的说过60字誓言吗?大家相信始皇帝的誓言吗?

秦始皇真的说过60字誓言吗?大家相信始皇帝的誓言吗?

秦始皇真的说过60字誓言吗?大家相信始皇帝的誓言吗?

1028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6-02 05:23:57
共有6条回答
武陵老蛮
回答于 2019-03-12 23:58:51

谢谢邀请!武陵老蛮来回答:

网上流传的秦始皇60字誓言据说是这样的:“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乍看这段话,威武霸气,无人可及,除了秦始皇这枚祖龙,其他人还真没资格说出来,也挑不出什么破绽。但是这段话从典籍和古书上均寻不到出处。那么老蛮先从词语的时代性和语句的逻辑性上来分析一下吧:

从文字词语的时代性来看,“首途开疆,扫平四夷”这句话没毛病。

秦王嬴政扫灭六国,自称始皇帝时,四夷尚未宾服。直到嬴政三十二年,方士卢生占卜得“亡秦者胡也”,这才派遣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套以南的土地。次年,又发罪人、商人等大征南蛮,置桂林、象郡、南海。

“龙魂”这个词没毛病。秦始皇被称为“祖龙”。

“华夏”这个词没毛病。“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的《尚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所以秦始皇时,华夏一词已经完全成型并被沿用。

“仙魔”这个词虽然有些存疑。“老而不死曰仙”,《史记》中也说到了秦始皇求仙药。勉强也还说得过去。

从思维逻辑上来说,秦始皇混一华夏,宾服四海,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于是巡陇西,出北地,登琅邪,禅梁父,邹峄刻石,泰山刻石,芝罘刻石,琅邪刻石,会稽刻石……遣徐福浮海寻长生之术,命卢生炼丹求不死之药。过洞庭时,遭遇大风,差点葬身鱼腹,迁怒于湘妃,派遣刑徒三千人将湘君山上的树木悉数伐尽。赫赫威风,不仅仅四海之内,就是连天地鬼神都要听命于始皇帝啊!

但是,秦始皇这个人怕死。《史记》有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老蛮觉得问题就出在“朕亡”这个词上。

之所以求长生、寻仙药,必然是对死亡有着深深的恐惧。之所以尽伐湘山之树,也是因为认定湘君掀起的狂风巨浪让他差点葬身鱼腹。人一旦迷信到了这种程度,是不会也不敢大大方方说出这个死字来的。

所以,怕死的秦始皇,还正在努力地寻找仙药,他都不敢也不信自己会死,又怎么会对自己的死后做出计划和安排呢?

由此,老蛮认为这段寻不到出处的“秦始皇誓言”不过只是后人的伪托之作罢了。

橘子7954
回答于 2019-03-11 21:34:11

谢邀!

这段誓言虽然很符合始皇的风格气质,但《史记》《资治通鉴》并无此类话语的记载。"佑我华夏"应该也是始皇最大的心愿吧!

奇谈野史
回答于 2019-03-12 05:51:13

这句话住只过是后来现代人杜撰而已,秦始皇也不会说这句话的。祭天一般都是文言文,隐晦难懂,知乎者也。在上天面前秦始皇也是臣子,岂敢放荡。

御史堂
回答于 2019-03-12 10:45:05

这句话乍看起来是霸气十足,与秦始皇身份相符,但我们应该知道是,先秦及以前史料匮乏,能流传下来文字记载少的可怜,翻阅现有的史书你都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而且这60字有些地方也只是为了押韵而押韵,古人也不会这么说话。所以综上所述,这句话是后人杜撰的。

寻楼紫禁城
回答于 2019-03-12 11:59:55

谢邀,个人认为,秦始皇这“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的誓言,应该是存在的,只是誓文可能不是流传至今的这60个字。

1,作为始皇帝的嬴政,自小展现出的性格。11岁之前不授太子傅,全由自己学习,11岁倒背商君书,熟络战国时期各国郡县,更是首次提出不忘战败,以秦五大败为耻。如果你感觉这仅是聪明的表现,那就有第2条

2,最初蒙骜并不看好公子政,但对嬴政有一句评语 “有病不医,有伤不治”。而且秦始皇的生物钟跟常人不一样,每天只能睡2个时辰,不然躺下就烦躁不堪,别人刚要酣睡他就得习文练舞。始皇帝的各项活动指标跟常人都不一样。而60字的前半段,作为始皇帝秦始皇有这样的气概和能力。

3,秦国自秦惠文王后期,已经开始有了方士之说,再经过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原本不信鬼神之说的秦国人民,也开始对这些恍惚的东西有所依赖。应该是这些改变的情况下,始皇帝才有了60字的后半段

前夫哥
回答于 2019-03-13 17:10:44

过去的事了,有没有说过不知道,但是秦始皇绝对是算千古一帝,再当时可能劳民伤财,造福中国二千年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