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当年清军为什么非要攻宁远?

当年清军为什么非要攻宁远?

当年清军为什么非要攻宁远?

1048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6-03 03:47:00
共有9条回答
李育增昵称古华胥
回答于 2019-04-17 23:58:27

清军进攻宁远,因为宁远是当时明朝关、宁、锦战略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宁、锦防线地处辽东走廊。始起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绵延400余里,是辽东通往北京的唯一通道。

锦州三面环山東临大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宁远处于关锦防线的中部,进可支援锦州,退可捍卫京畿大门山海关。周围是广袤肥沃的土地,又可屯田养兵就地补给军饷,节俭国家开支。这是一条非常完美的战略防线。

以前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还没有军事据点。1622年袁崇焕主动请缨赴辽抗掳,主张在关外建立纵深战略防线,确保京畿安全,得到朝庭的认可。单人独骑进行考察,在距山海关200里的宁远筑城建镇,并在关宁之间建立了十个防御据点,构成关宁防线。从此关、宁、锦一字战略防线正式形成。

女贞族善骑貫射优于骑兵,辽东走廊地势平坦,又是通往关内唯一通道。当时后金政权还比较落后没有水军,最初和蒙古族关系也不融洽,除关锦通道再别无选择。所以要入主中原,宁远的军事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双方争夺也非常激烈。假如清军拿下宁远,锦州就成了一座孤城。山海关近在驰尺,对北京构成严重威胁。就象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南京构成威胁一样。

袁崇焕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审时度势避敌之长,充分发挥红衣大炮优势坚持固守,先后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多尔衮在宁远险些丧命,没几年忧郁而亡。迅速扭转了战局,极大地鼓舞了明军的士气。

事实证明袁崇焕构建关、宁、锦防线无比完美,非常科学严密。直至明朝灭亡,这一防线也没有打破。现代学者把这一防线和二战马奇诺防线相比,在冷兵器时代一点也不夸张。

有人假设清军翻山越岭绕过锦州、宁远,直至山海关。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翻山越岭骑兵的长处就变成了短版,大批人马行军粮草淄重不是一句话的事。即便到了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前有险关阻断,后有追兵拦截,是兵家大忌。

其后1643年皇太极绕道蒙古围困北京,因周围都是明军重兵据点,也未敢恋战。

明朝的灭亡是内因外患。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吴三桂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和明王朝残余势力,导致清王朝建立。

真的很博通
回答于 2019-04-17 15:02:58

清军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清军使用的是八旗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耕战一体。在战时获得好处,可以分配给八旗,而八旗相当于是皇帝的直属势力,这样一来攻守和战胜后的利益分配都非常明确。

反观明朝对这一问题使用了辽人守辽土政策。也就是说关宁锦防线当中的大量明军,本质上是当地的地主,那么辽人通过守护自己的土地和当时的清朝对抗,双方都可以获得收益。先要理解这一点,然后再谈地缘就非常清楚了。因为从地缘角度来看的话,如果清军想要绕开关宁锦防线,那么就要走过蒙古,而走过蒙古的话就属于远征,速度非常慢,并且风险极大,因为蒙古如果突然背叛他断掉了他的粮路,清军甚至很难回去。

另外要看的就是关宁锦防线的地缘战略了,关宁锦防线从本质上来看距离东北非常近,从地缘上说,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了地图上,这块地方又是一个可以开长期开发的熟地,所以关宁锦防线在谁手里谁就有巨大的优势。清朝之所以要攻打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不打的话很难绕开,而当清军绕开之后,只对方要长期占据着这个地方,趁机偷袭清朝的土地,对清军也会造成溃败。

并且再加上当时的修建城池、制造火药以及火炮的技术,使得关宁锦防线成为一个堡垒群,清军想要快速攻占很难。不能野外会战,只能强行的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拔,但这样一来对于清的损失极大,所以双方始终在追求一种博弈,明朝更希望通过一种固守的态度,使得清朝不能进犯,而清朝总在找寻找一个机会,想要突破这个防线。

本质来看固守防线是有效的,因为从历史的最终结果来看,真正消灭明朝的并不是清朝,而是李自成的大顺。即便李自成来到了山海关面前,关宁锦防线还没有被攻破。所以关宁锦防线确实有效地挡住了清军的攻势,使得清军只能在战役上获得胜利,却不能在战略上越过他,因为这像一把尖刀插在了敌人的心脏当中。

李晴天1988
回答于 2019-04-16 19:56:32

打不下宁远就没有根据地,后方不稳定啊。所以只能先把宁远这个钉子拔了,才可以放手进攻关内。

进击的兔子种花家
回答于 2019-04-16 21:02:24

宁远不打下来,清军的后勤补给不就没保障了吗,打下宁远也使清军有了一个前进基地,同时对敌军军心有很大的打击。

江湖一过客
回答于 2019-04-17 08:17:08

举个例子。步行从沈阳到北京,1万人带七天干粮直接过去省事,还是拉上几百大车粮食,绕道蒙古草原浪费将近一个月划算?

Khargha
回答于 2019-04-16 21:42:46

除此之外,入关再无路可走。。。

我叫科子哥
回答于 2019-04-17 15:28:39

历史要和地理联系起来学习。当年的锦州是明末袁崇焕花大量心思研究并设定的。如果没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果没有袁崇焕,明朝可能会更早的灭亡。建议看一下明朝那些事儿,书里面也说的很清楚。

柏涵Dad
回答于 2019-04-17 09:12:31

宁远不打下来,清军的后勤补给不就没保障了吗,打下宁远也使清军有了一个前进基地,同时对敌军军心有很大的打击。

寒星针
回答于 2019-04-19 18:18:51

说到宁远,就不得不说关宁锦防线。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清)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约100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为宁锦防线,也长约100公里。宁远是这条防线的攻防枢纽。

关宁锦防线凝聚了孙承宗、袁崇焕两位军事家的心血。孙承宗督师辽东4年,采取积极的防御战略,坐镇关宁锦防线,与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 到袁崇焕督师辽东时,重建关宁锦防线,巩固了明王朝的东北边防安全。

后金(清)进攻明朝主要有三条路线:1、从锦州沿着辽西走廊,经宁远到山海关;2、绕过关宁锦防线,从长城进攻北京;3、从海路登陆天津或山东沿海地区。这三条路线在不同时期各有优缺点。

明朝后期虽然衰弱,但整体实力仍高于后金(清),不是短时期能攻灭的。努尔哈赤以武力进攻为主,掠夺人口、财物为辅,不断削弱明王朝;皇太极继承并灵活的运用了这一战略思想,同时极力剪除明朝的羽翼。

后金(清)不善水战,\t1632年才在明朝叛将孔有德、耿仲明的帮助下组建水师,以袭扰山东沿海为主,威胁漕运,延缓并削弱南方对北京及北方防线的支持。

明朝拉拢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对抗后金,在此期间,后金无法绕道蒙古草原,从北面长城进攻北京;1635年察哈尔部被征服,明朝失去北方屏障。此后,后金几次突破长城进攻北京及周边城镇。

在皇太极降伏蒙古察哈尔部、朝鲜李氏政权,建立水师之前,进攻宁远所在的关宁锦防线,是唯一可行的进军路线。无论是想争夺天下,还是割据一方,都要占据这条重要的通道。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