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如果《流浪地球》里吴京没有选择放弃空间站,结局将会怎样?

如果《流浪地球》里吴京没有选择放弃空间站,结局将会怎样?

如果《流浪地球》里吴京没有选择放弃空间站,结局将会怎样?

1028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6-01 19:30:01
共有8条回答
傻狍子叭叭叭
回答于 2019-02-15 17:09:55

如果他选择了空间站,那就代表他放弃了地球。地球会被木星捕获,因为推力不足,无法进入环木星轨道,会被木星直接吸引,造成撞击,地球会消失,也不会再有幸存者。空间站上有人类的受精卵,地球上生命的DNA和数字图谱。空间站上的工作人员,如果能找到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那么他们会成为见证过新老地球的唯一幸存者,作为新地球人,发展壮大。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星球,我想他们会选择在空间站上分批激活受精卵,抚养成外太空里的地球人,继续背负流浪地球的使命,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希望。




玄同大叔
回答于 2019-02-15 13:59:53

结局很简单,地球坠入木星,空间站继续完成“种子”计划,人类历史重新开始。不过前提是空间站能找到可以生存的星球,要不然,人类文明彻底结束了。

重型卡车
回答于 2019-02-15 11:10:59

首先,从戏剧效果来说,没有了矛盾冲突,牺牲与救赎,不在是一部好电影。而从剧情上来说,不放弃空间站的话,地球肯定会被木星引力吸引导致解体,当然,后续的发展就是“火种计划”进行了……

听说过没见过
回答于 2019-02-15 14:41:54

就一部科幻电影,你们哪来的那么多如果

话音刚落164237318
回答于 2019-02-15 15:02:38

结局就是回到休眠仓,沉睡500年,莫斯找到新大陆叫醒所有人。全剧终

太阳E10000
回答于 2019-02-15 17:51:54

首先地球肯定带着几十亿人口全灭,然后失去后方地球支援的空间站孤零零带着三十万吨燃料在太空寻找着落脚点。记得影片开头的设定吗?为何带着地球流浪,是因为哪怕像上海那么大的飞船也是太小的生态系统而无法长期在宇宙中旅行,原本设计就是只前出地球十万公里随时可以获得地球支援的太空舱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再熬个几十上百年,最终成为一堆废铁在宇宙飘荡。

云文玉601
回答于 2019-02-15 20:49:24

结局跟亡族灭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吧,根据中国航天员的入选数量并算出五大常任理事国派遣往领航员号空间站上面的人员就大约有5000上下,其本身依靠自转而产生重力并不具备其他完备生态系统,内存有人类的30万颗受精卵和已知动植物DNA图谱,其中一定还有历史和其他的知识,空间站建造之初本身就有火种计划的隐藏目的,那么空间站本身具有一定的维生系统,这是肯定的,17年的航程之后空间站还有还有30万吨的燃料和,电影里面有详细的读数,燃料剩余98%点几,那么领航员号空间站是可以支撑将近2000年的航程的,开启低功耗的话,可能还可以飞行更远,但是这个时候人类已经失去了地球,飞往南门二星系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那里是没有恒星的星系,那里只有三个太阳,人类是没办法在那样一个没有行星的星系里面立足的,也就意味着人类不得不飞行超过6光年的距离,到达距离太阳系第二近的恒星系,巴纳德星系,这个星系目前观测已知至少有一颗大型的气体行星和数颗类地行星,也就意味着人类这样才有了生存的可能,但是这意味着人类不可能飞行2500多年了,至少要4000多年,那么空间站还飞得到吗?

接上一个话题,空间站开启低功耗状态可以飞得到,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空间站的日常维护是需要大量人员的,之前在领航地球的过程当中刘培强是休眠12年工作5年,那么应该是每工作一年,休眠三年,刘培强最后一次从休眠状态中苏醒恢复工作就没有在休眠,所以是第17年,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那么4000年就要工作330多年,第1批的宇航员早就老死了,所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其工作时长最少会被缩短10倍,这样宇航员们才有可能存活到到达新的恒星系,但是空间站如此庞大,在得不到地球资源的情况下,必须要保存好任何的一个零部件,并且认真维护,如果减少维护周期的话,那么空间站在宇宙空间中航行损坏率肯定会提高,所以必须要轮着休嘛,而且需要空间站里的受精卵启动并孵化,但在宇宙航行的过程当中,将空间站里携带的人类受精卵启动并且孵化有很多的未知性,能否存活都是一码事,即便能够存活这些人类是一定要培养的,因为他没有接替老宇航员们完成维护空间站的任务。

但重要的是人类的知识将无法传承,简要的阐述按照我国现有的学科分类一级学科有八十九个二级学科有三百八十多个,其他的不作阐述,按照刚才列举的一二级学科来说,每个学科下至少还有10~20个分支学科,那么至少就有4000-7000多个学科,成体系的知识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有限的孵化受精卵根本无法继承人类现有的知识,众所周知不管是国家也好,文明也罢,而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学科越分越细,研究方向也就越来越多,并且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少,那么这一批老宇航员就更加重要了,新人类可能只能勉强维护飞船,到达新的星系之后,恶劣的环境无法催生大量的人口,即便30万颗受精卵全部孵化,也只能在20年里创造不到5万的人口,也无法产生科学家工程师无法继承人类所有的先进技术,这些新人类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退化,人类在新的行星系的建设可能无法完成,这些新人类将无法完成改造星球的任务…(说的太多太累)总而言之,人类在经历了无数个必死的可能之后到达新的恒星系还是会死,种族退化人口变少,环境恶劣,其实他们可能会留下人类文明的痕迹,所以说这是30万个墓志铭。

都是个人见解,有很多不足,欢迎大家反驳和提出不同意见,人思维延伸性比较强,比较有意思。

德禅沙弥777
回答于 2019-02-15 11:07:24

地木距离持续缩短,达到洛希极限,地球解体,。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