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关于《红楼梦》的书,你都喜欢哪几本?

关于《红楼梦》的书,你都喜欢哪几本?

关于《红楼梦》的书,你都喜欢哪几本?

1035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交通
更新于 2023-06-01 21:33:01
共有13条回答
读书笔记2019
回答于 2019-08-07 23:32:50

红楼梦魇,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伸张正义的蛋蛋plus
回答于 2019-08-07 21:37:34

《脂砚斋重评红楼梦》

《红楼梦》是隔着几年就要重读一回的,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但其实已我短浅的理解能力与单薄的古文知识来说,想要真正意义上的了解《红楼梦》的主旨所在,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譬如了解红楼,最基本的得对于书中涉及的著名戏曲(《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等)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各种古代文化的知晓。虽然只知晓皮毛,我依旧在路上前行。

深入研究才知道脂砚斋亦有说法是曹雪芹写了一部分的。脂砚斋对于读红楼的指引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也有说法是脂砚斋是再各种卖弄自己读透红楼胡言乱语。现在红学研究可是众说纷坛,意见不一。还是要有自己的慧眼去辨识大量的信息。譬如《红楼梦》开卷就写曹翁十年增删五次,已经到了增删的地步了,怎会让后30回全然不见踪影呢?其实书中早有解释:毕竟,谁知道完整的红楼梦会不会有跟现时得到的一样的结局呢?还是会成为另一部摆在专家学者书架上的《金瓶梅》?国人酷爱大团圆,酷爱接受一切完满的结局。《西厢记》流传至今,大家亦还是在争论最后一章的出处。大多数人认为最后一章是后人添加上去。硬生生的把张生抛弃崔莺莺的戏码给删去了。曹翁的确大胆,敢做。至今谜一样的《红楼梦》依旧是学术界的一个大难题。之前大概也是受到了120回红楼的影响吧,没有意识去思考红楼的本意所在。想想曹翁把后30回砍掉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啊,许多学者穷尽一生所学就仅仅是为了这本伤金悼玉的红楼梦。国人对于圆满的追求是停不下脚步的。既然我们已知道了结局。那然而什么才是最精准的情节?曹翁设了一个局,愿者上钩。脂砚斋对于风月宝鉴的批语提醒大家去注意《红楼梦》的正反两面,正面小说反面历史。这项提示其实是读懂红楼的转折点似的指示。以前粗粗扫过红学评论时看到红楼梦背后的历史。

当当网
回答于 2019-08-08 10:48:24

买书当然是当当!

《蒋勋说红楼梦》:作者:蒋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蒋勋数十年品读《红楼梦》的岁月积淀,打动千万人的美之阅读;林青霞、叶嘉莹、张晓风、林怀民、海清推荐;央视《读书》栏目评选大众喜爱的50种好书之一。

《大观红楼:欧丽娟讲红楼梦(1部—4部 全五卷)》:

作者:欧丽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红楼梦魇》:作者:张爱玲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红学大师周汝昌隆重推荐:只有张爱玲,才堪称雪芹知已,我现今对她非常敬佩,认为她是“红学史”上一大怪杰,常流难以企及。张爱玲之奇才,心极细而记(记忆力)极强,万难企及,我自惭枉作了“红学家”!

《移步红楼(二版)》

作者:刘黎琼,黄云皓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以建筑图解经典文学,以空间形塑角色命运。图片丰富且独特,绘图者是建筑研究院的高级建筑师,研读红楼十余年,用其建筑专业知识恢复了贾府、大观园的布局图。



徽派文艺
回答于 2019-08-07 18:49:08

周汝昌写的解读红楼梦

二公子传说
回答于 2019-08-07 16:46:00

1.古本红楼梦《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上下)》

2.《周汝昌梦解红楼》

3.周伦玲《亦真亦幻梦红楼》

桐言无寄
回答于 2019-08-07 22:03:38

我喜欢端木蕻良的一本《细说红楼梦》,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白先勇先生的《细说红楼梦》,胡适先生的《红学研究资料全编》

橘白吃橘子yu
回答于 2019-08-07 23:44:22

红楼梦魇

窥梦红楼
回答于 2019-08-08 07:23:59

很久以前,买过一些红学会的会刊,也时而了解一些续书。如今有了癸酉本,顿时发现其它一切的续书、红学研究书刊基本全是胡说八道的垃圾。

李小瑞
回答于 2019-08-08 09:25:23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黛玉传

木vov易
回答于 2019-08-07 19:02:21

贴近文本,贴近心灵

——读林梅朵《我见红楼多妩媚》

文/朱萍(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红楼梦》研究专家)

文学是人学。对文学尤其小说作品的解读,尤其需要关注书中的人物形象。但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的关注角度和领悟程度又都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所以,自从《红楼梦》诞生以来,各类解读、评析、研究文章层出不穷,甚至相互攻忤。

《红楼梦》是小说。从文体本源上说,小说的产生原为消遣。故在某种意义上,单纯的文本细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领悟,反倒更符合小说的本质和传播规律,也更符合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自20世纪以来,《红楼梦》进入学术领域,成为被赋予微言大义的高文典册,但立足于文本细读的《红楼梦》赏析性文章,也一直不绝如缕。本书对《红楼梦》的解读贴近文本、贴近心灵、贴近事理,即使专业学者读来也不无裨益。

听梅朵说过她阅读《红楼梦》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本《红楼梦》是2007年买的,正好十年了,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喜欢。觉得红楼中的人物没有不可怜的,拿起红楼就有一种众生皆苦的滋味。”明代万历年间《金瓶梅词话》东吴弄珠客《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田晓菲《秋水堂论金瓶梅》中更进一步说:“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金瓶梅》如此,《红楼梦》也如此。一部好书,作者将心中的慈悲凝聚在人物塑造中,敏感的读者充分领悟到这种慈悲。若还有读者尚未充分领略到,解读者的文笔就派上了用场。解读者心怀慈悲,对书中人,也对书外之人。

每个年龄阶段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成年后读红楼的优势便在于可透视其中的人生百味。梅朵立足于文本细读,下笔时胸中有读者,贴心耐心,娓娓道来,通过解读《红楼梦》中人和事,将自己体验与领会的世间百态与读者分享。故在某种程度上,此书对《红楼梦》而言有传播之功,对读者而言有接引之功,善莫大焉。

此书书名灵感应来自辛弃疾《贺新郎》词中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道尽了青山与辛郎之间的心灵共通。《我见红楼多妩媚》,也道出了梅朵对《红楼梦》文本的心灵感悟和以《红楼梦》知音自居的心思。

梅朵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书中文章有一些在《百家讲坛》杂志、《贵州红楼》等纸媒上发表过;在“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等微信公众号上也发过不少;有一些收入“红楼梦学刊”订阅号第一部结集《微语红楼》书中;在“历史大学堂”开“林梅朵读红楼”专栏,每周一篇文。书中文章不是成于一时一地,而是多年来的生命积淀。

此书中,梅朵的关注点在“梦中人”和“书中事”。细致熨帖地把握人物心理脉络,是全书的基调。

“梦中人”从微观角度观照单个人物:

《妙玉:清高的底色是自卑》,对人物的乖张言行进行精细的心理解析;

《宝钗:她从不提修行》深入领略宝钗的内心;

《尤三姐:“情小妹”岂止死于情?》从整体人生道路选择的宏观角度看待尤三姐之死;

《小红:逆境如尘,我将它踩在脚下》《贾芸:你吃的苦,会铺成脚下的路》这两篇,彰显底层之人成功逆袭必备的心理素质;

《春燕:小丫头有大智慧》细细解说不起眼人物的大智慧和掌控人生的能力。

“书中事”从中观角度观照群体人物:

《那些黛玉的“影子”们》认为曹雪芹通过多写晴雯等影子人物,反复渲染、凸显林黛玉形象,可看出曹雪芹对黛玉形象的偏爱,言之成理;

《三个“二木头”》将迎春、王夫人、尤二姐并论,读之醇醇有味。

贴近文本,贴近心灵梅朵的语言已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眼光独到,所以时有警句。如:“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却早已‘莲塘无主自开花’。”(《宝钗:她从不提修行》)又如:“一场占花名恰似贾府微缩的命运,在热闹中恣意欢笑着,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忽然就散场了。叹息之中唯一慰藉的是,她们曾以最美好的姿态存在过。”(《那一场“占花名”》)体会深刻,悲天悯人。希望梅朵写出更多的解读经典的文字。

在曹雪芹的时代,写小说无助于科举,无益于谋生。曹雪芹倾注数十年的时间、精力、心血,乃因“有动于衷”,如鲠在喉,不得不奋笔书写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认知、感悟、眷恋。同样,梅朵对《红楼梦》的赏析性解读文字也源自“有会于心”,不得不写。这样的文字,才能倾注写作者的生命体验,也才能打动阅读者的心灵。客观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些倾注作者主观深情的文字隔代相遇,代代传递,慰藉心灵,也是生命的幸运吧。是为记。

自由的孔雀q8
回答于 2019-08-07 22:46:05

俞平伯著红楼梦辯,鲁迅.王国维.胡适红楼梦考据。徐乃为著红楼梦的情恋世界之大旨谈情。

雪芹友人诗:

残杯冷炙酒千回,不如著书黄叶村

。红楼梦里的男女情爱,曹雪芹描绘的多种多样。宝黛至纯的情爱,是红楼梦醒终成空。围绕着宝黛的描写,成就了一代文豪。

沙漠跋涉者
回答于 2019-08-07 22:50:13

那些公认的对《红楼梦》评价的名家。他们写的书都是非常好的。包括近代一些杰岀的政治家对《红楼梦》的评价。也是很有用的。

sheptgit1
回答于 2019-08-08 06:19:12

实话实说,我不喜欢看红楼梦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